為什么吃某些藥不能吃葡萄柚? 有科學依據嗎? 為什么當葡萄柚與某些藥物同食會引發風險?原因在于,葡萄柚含有呋喃香豆素(furanocoumarins),是一種天然存在的化合物。它會不可逆地抑制小腸上皮細胞和肝細胞里的CYP3A酶,直接干擾藥物在人體內的正常代謝過程(CYP3A酶負責分解眾多藥物成分)。當這一關鍵代謝路徑被封鎖,體內藥物濃度急劇上升,極易超出安全范圍,引發嚴重副作用乃至中毒反應。 《加拿大醫學會雜志》曾發表一篇研究文章[1],發現多達85種藥物與葡萄柚(汁)同服,可使藥物的不良反應加重,其中43種相互作用會導致嚴重的副作用,涵蓋鎮痛劑、安眠藥、消化系統藥物等多個類別。 呋喃香豆素影響非洛地平正常代謝[1] 隨機對照試驗[1]顯示: 地平類降壓藥非洛地平與葡萄柚一起食用,血藥濃度升高3-5倍,可能導致血壓異常下降,導致體位性低血壓或心動過速等。 他汀類(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等)藥物與葡萄柚同食,血藥濃度升高2-7倍不等,在增加降脂藥的降血脂作用的同時也容易出現肌肉酸痛的癥狀。患者可選擇瑞舒伐他汀、氟伐他汀等不易受葡萄柚影響的藥物替代。 抗心律失常藥物胺碘酮與西柚汁同服可使血藥濃度升高80%-200%,顯著延長QT間期并引起室性心律失常,包括尖端扭轉型室速。 器官移植后必須維持服用的環孢素A和他克莫司的代謝,也會受到葡萄柚抑制,使血藥濃度升高數倍,從而發生急性腎功能障礙風險升高。 而服用雌激素避孕藥(含炔雌醇和17-β雌二醇)的女性中,每天食用四分之一個或更多葡萄柚的女性,絕經后患乳腺癌的相對風險平均增加30%。 丁香園論壇曾有一則臨床醫生記錄的案例[2]:患者在服用特非那定后飲用葡萄柚汁不幸身亡。其原因分析正是因為特非那定經肝藥酶CYP3A4代謝,而葡萄柚對特非那定的代謝產生強大抑制作用,使體內血藥濃度蓄積并持續升高,隨即引發致命性心律失常(QT間期延長,尖端扭轉型室速,心跳驟停),導致患者死亡。 所有形式的葡萄柚(鮮榨果汁、冷凍濃縮物和新鮮水果)都有可能降低CYP3A4的活性,一整個葡萄柚或200毫升葡萄柚汁足以引起臨床相關的全身藥物濃度增加和隨后的不良反應。 根據口服藥物生物利用度和代謝酶分析[3],吃葡萄柚與服藥的時間間距至關重要,若在4小時內混合攝入,不良反應發生率最高,即便延長至10小時,風險仍達一半,24小時后降至四分之一。因此,專家建議兩者同食用至少間隔12小時以上,以降低相互作用的可能性。 如何更加安全地用藥, 藥物濃度及基因檢測了解一下 事實上,除了葡萄柚,不同種類的柑橘類水果(柚子、甜橙等)也有類似作用。而除去食物,通過影響代謝酶而影響藥物在體內藥代動力學過程的因素還有很多,年齡性別、身高體重、抽煙喝酒、肝腎功能、疾病、基因等很多原因都有可能導致血藥濃度波動,導致治療效果不佳或發生毒副作用,所以,我們需要在治療期間定期監測血藥濃度。 另一方面,作為藥物轉化的關鍵,由基因編碼調控,不同的基因類型決定了酶活性的高低。慢代謝型和中間代謝型人群受到酶抑制劑/誘導劑的影響尤為顯著,這意味著在這些人群中,藥物與酶抑制劑/誘導劑的交互作用可能更具風險。藥物基因檢測能夠區分個體差異,為患者制定更為個性化的用藥指南。 通過藥物濃度及基因檢測,臨床醫生能夠更精確地掌握患者體質,制定出兼顧療效與安全性的個體化治療計劃,實現真正的精準醫療。 迪安診斷部分藥物濃度及基因檢測項目 迪安診斷已開展的血藥濃度監測及藥物基因檢測項目,覆蓋了包括免疫調節劑、精神類藥物(如抗精神病、抗抑郁)、神經系統用藥(如抗癲癇)、心血管系統藥物(如降壓、降脂、降糖、抗凝)在內的100余種常見藥品,以及抗生素、抗真菌、抗腫瘤等多種藥物類別,全面評估個體化用藥方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每年幫助超過50萬名患者,實現安全用藥。 參考文獻 [1]Grapefruit–medication interactions: Forbidden fruit or avoidable consequences? David G. Bailey, et al. CMAJ March 05, 2013 185 (4) 309-316 [2]https://www.dxy.cn/bbs/newweb/pc/post/48050203?sr=1&nm=wechat [3]葡萄柚會加重85種藥物的不良反應,張家慶,《家庭用藥》2013(2):50-51